“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第一辑首发 讲述考古80余年硕果******
中新网杭州1月12日电 (谢盼盼 张紫懿)时至今日,中国现代考古学已走过百年历程,浙江考古在中华文明探源和脉络展示上的贡献如何?“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第一辑)给出了精彩的回答。
1月11日,首部全面阐释中华文明发展与浙江文化历史贡献的考古研究成果——“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第一辑新书首发式暨第二辑规划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新书首发式现场 陈芊如 摄“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丛书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由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大学的20位专家倾力打造,系统梳理80多年来浙江考古成果,深入发掘浙江文化根脉和传承体系,力图为中华文明探源贡献浙江材料支撑,进而长时段、多角度呈现浙江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卓越贡献。
丛书包含《浙江新石器时代考古》《越国考古》《浙江汉六朝考古》《吴越国考古》《南宋墓葬研究》《良渚古城与中华文明》《良渚玉器与中华文明》《稻作文明探源》《浙江史前陶器》《浙江史前美术》《浙江古代青瓷》11本,分为互补的两个系列:一是通史系列,从新石器时代贯通至南宋,具有较强的体系性。二是专史系列,涉及城邑、玉器、农业、陶器、美术和瓷器。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陈广胜认为,“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丛书正是考古视域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深入探索,为浙江大历史构建奠定了学术基石,为中华文明探源提供了“浙江支撑”,为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展现了“浙江贡献”。
相关书籍图片 浙江人民出版社供图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总经理、总编辑、党委副书记程为民指出,“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丛书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浙江考古80余年的最新考古成果。它的出版,将为我们深入发掘浙江文化根脉、传承浙江创新精神、打造浙江历史文化金名片提供有力支撑。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谢利根表示,“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丛书系统总结了浙江考古近百年来的优秀成果,是浙江考古学界、历史学界对浙江历史文化的重要总结,也是对浙江文化、文明发展进步的系统梳理,丛书还充分展示了浙江考古成果对于探索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的贡献和作用。(完)
赴一场工美与非遗的盛宴****** 展品《大吉图》(皮影) 薛宏权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供图 明亮宽敞的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大厅中,一棵高大的不锈钢“树”引得不少观众驻足观看。艺术家刘恒甫的雕塑《中华福树》线条流畅简约,将中国传统绘画中树的造型立体化、当代化。这棵枝干互联、硕果累累的中华福树,展现着顶天立地、生生不息的精神,寓意向心向上、繁荣昌盛,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诠释。 1月1日起,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恢复开放。同时,四场新展览“祭如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藏明清祖容像展”、“松纳柴器——景德镇陶瓷柴窑烧造技艺展”、“影戏人间:陕西非遗皮影展”、“天地人文——刘恒甫公共艺术展”也同步与观众见面。 祭祖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丰富深厚的传统,孝老爱亲、慎终追远、敬宗睦族更是自古传承的家族美德。祖容像作为祭祖文化的象征物,是维系家族情感的物质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人文内涵;同时,因在绘制时注重如实反映祖先样貌及所穿服饰,祖容像也是中国人物绘画的集大成者。 本次“祭如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藏明清祖容像展”中展出的中国艺术研究院明清祖容像藏品,数量可观、质量上乘,绝大多数藏品为首次展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套较为完整的“多罗顺承郡王家族祖容像”,自第七世多罗顺承忠郡王诺罗布至十二世多罗顺承简郡王伦柱共六代郡王、五代王妃,共计11幅作品。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清代王府祭祖规制,也可通过作品的不同绘制风格了解清代北方祖容像绘制技法和样式的演变。 景德镇的千年窑火,烧出了中国陶瓷的灿烂、照亮了世界陶瓷大道。千百年来,窑炉营造和烧造技艺赓续精华、创新不辍。在当代,景德镇的陶瓷工匠通过对窑炉不断研究、探索、改进、试烧,形成了名为“松纳柴器”的艺术柴窑。这种窑炉既能复烧各历史时期的景德镇陶瓷作品,也能充分满足当代各种陶瓷艺术的烧制条件,可以生动展现“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魅力。 “松纳柴器——景德镇陶瓷柴窑烧造技艺展”中呈现的百余件作品,由几十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教授、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等创作,使用“松纳柴器”窑炉烧制而成,展示了当代艺术陶瓷和柴窑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 2011年11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中国皮影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着“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美誉的皮影戏历经千年承传流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皮影戏集美术造型、文学剧本、音乐唱腔、表演技艺于一体,有着较为完整的艺术体系、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高度的美学成就,反映着中国人特有的审美观念、思想情感和精神追求。 陕西是中国皮影戏的发祥地之一。陕西皮影戏影响几乎遍及陕北、陕南及关中各地,深受当地民众喜爱,是近代陕西多种地方戏曲的前身。皮影雕工至臻精美,镂空与留实巧妙搭配,造型优美生动、有韵有势、繁简得宜、虚实相生,极富特色;唱腔类型多样,碗碗腔细腻婉转、阿宫腔清悠秀婉、弦板腔明快清脆、老腔刚直高亢,影响广泛深远。本次“影戏人间:陕西非遗皮影展”是“中华瑰宝”系列展览的又一次全新呈现,共展出陕西非遗皮影相关展品约200件。(黄敬惟)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