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迎客 首次打造10万平方米“园中园”******
中新网哈尔滨12月17日电 (记者 王琳)17日,第24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迎客。今年园区首次打造了“园中园”,即占地面积近10万平方米的“冰雪欢乐汇”,从赏冰观雪向玩冰乐雪全面升级。
小游客体验冰上自行车 孙汉伦 摄1963年,哈尔滨举办首届冰灯游园会,中国现代冰灯艺术自此发源,至2023年已有60年。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诞生于1999年,是享誉中外的世界级冰雪主题乐园。
第24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景观航拍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供图第24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以“冰雪之都,创意无限”为主题,在81万平方米的园区里,用15万立方米的冰和雪,建成上百个冰雪景观,运用冰雪语言展示哈尔滨的城市特质、资源优势、历史底蕴与激情活力。
创意设计方面,本届冰雪大世界引入“冰雪+”概念,通过“冰雪+创意”“冰雪+数字”“冰雪+艺术”“冰雪+体验”,折射哈尔滨冰雪文化和冰雪经济60年的发展成就。
“冰城新地标”雪花摩天轮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供图今年园区首次打造了“园中园”,占地面积近10万平方米的“冰雪欢乐汇”集合了雪地汽油车、雪圈漂移、冰上碰碰车、激情八爪鱼、香蕉船等冰雪娱乐项目,令游客在观光之余收获更加丰富的玩冰乐雪体验。
小游客体验超长冰滑梯 孙汉伦 摄同时,本届冰雪大世界打造了“冰城新地标”雪花摩天轮,乘坐的游客可以从不同高度、不同角度俯瞰冰雪大世界园区全景,一览松花江两岸风光。备受游客欢迎的“超级大滑梯”全面升级,不仅滑道增加到了8条,滑道的长度也延长到了500米,为历届最长。(完)
让传统文化焕发蓬勃生命力****** 【专家点评】 作者:潘鲁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近年来,国货、国风、国潮兴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变身当代生活好物,掀起一阵阵时尚潮流。究其原因,是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满足于商品的物用功能,更加注重其精神文化价值。特别是作为“互联网原住民”、在丰裕物质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不再趋之若鹜地追捧国际大牌奢侈品的符号价值,而是更讲求独特的个性和风格,更注重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群体认同,更追求精神层面的自信与满足,由此推动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再发现、再认识、再设计、再传播,让传统文化成为时尚潮流。与此同时,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圈层社交、线上营销发挥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促成了风起云涌的文化IP、热点、网红。“国潮”因此拥有了创意化、年轻化、时尚化、潮流化等特点,穿越历史长河,走出博物展馆,化身街头元素、T台时尚、网红文创、国货国风以及种种带动设计和营销的网络话题,得到了新的传播。 应该说,传统文化“潮”起来是个良好开端,它能弥合社会文化转型过程中一度阻隔甚至断裂的文化传统、精神传统,使其如泉涌般持续润泽人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使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智慧、境界找到当代生活的接口和载体,实现活态的、创造性的传承,使中华文化数千年之衣食住用的美学精神、情感记忆等为今日之“中国制造”赋能。因此,“国潮”是一种文化的守望,是生活品质的提升,是人们文化自信的潮流式反映。要使传统文化之“潮”如大河汤汤、奔涌不息,还需深入发掘当下“国潮”所体现的深层动力,包括:持续培育“国潮”创意与消费群体,促进“国潮”消费的新生代成长,意味着民族传统的认同与传承,反映的是民族文化的复兴、审美的复兴。我们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于人的成长与发展。所以,美育意义上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仍需深耕广拓。 要践行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念,只有依靠创造力,避免跟风仿制同质化,警惕“国潮消费泡沫”,从更深的层次、更全面的意义上认识传统文化,不断体悟传承和创造性地发展给全民族带来的精神震撼、文化追求和创造力。要不断融入新的生活需求、生活视野、生活趋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保持永恒意义和价值内涵,也形成随物赋形的融通状态,获得当代的美感和生命力。 传统文化“潮”起来,拓展至潮服、潮玩等方方面面,体现的是民族文化的自信和活力。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将不只带动产业经济发展,更能够持续建构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让我们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的根基更加坚实。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王美莹、高建进、陈芃朴、赵秋丽、冯帆、王斯敏 光明日报通讯员 高源) 扫码看视频,“国潮体验官”带你玩转非遗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11日 07版)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